五钝使 → 五鈍使

五钝使 → 五鈍使
五利使的對稱, 兩者合稱十使。 即根本煩惱中的貪、 嗔、 痴、 慢、 疑五種煩惱。 貪、 嗔、 痴、 慢四種, 是迷執於世間事物而起之惑, 其性分遲鈍, 故謂之鈍使。 疑是對四諦真理所起之惑, 以猶豫不決為自性, 合稱五鈍使。 見《成唯識論》卷六。
* * *
﹝出天台四教儀集註﹞ 五鈍者, 鈍即遲鈍也。 謂此五種妄惑, 由推前身見等五種利使而生, 對利說鈍, 故名鈍使。 〔一、 貪欲使〕, 貪即引取無厭也。 謂諸眾生, 貪著世間色欲財寶, 恣縱心情, 而無厭足, 由此貪惑之所驅役, 流轉三界, 故名為使。 (三界者, 欲界、 色界、 無色界也。 ) 〔二、 瞋恚使〕, 瞋即忿怒, 謂諸眾生, 於違情境上, 起諸瞋恚, 惱亂自他, 由此瞋惑之所驅役, 流轉三界, 故名為使。 〔三、 無明使〕, 無明即迷惑不了, 乃癡惑也。 謂諸眾生, 以迷心緣境, 於一切法, 不能明了, 由此癡惑之所驅役, 流轉三界, 故名為使。 〔四、 慢使〕, 慢即自恃輕他也。 謂諸眾生, 自恃種姓富貴, 有德有才, 輕蔑於他。 由此慢心之所驅役, 流轉三界, 故名為使。 〔五、 疑使〕, 疑即猶豫不決也。 謂諸眾生, 迷心乖理, 不能通達法相, 由此疑惑之所驅役, 流轉三界, 故名為使。
* * *
五種慢性的煩惱, 即貪、 瞋、 癡、 慢、 疑。 見十使條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